這是去年年初,娛樂資本論矩陣號明星資本論手動統計出來的流量明星微博死忠粉占據微博粉絲數的比例。2017年年底,微博超級話題未被大范圍關注時,明星資本論在曾通過連續三個月手動抽樣簽到數據來大致確認流量明星們的死忠粉絲量。但也經過那一篇文章在飯圈大V轉發傳播之后,微博超話開始成為了藝人團隊和粉絲都重視和維護的數據,注水的可能性也因此變大。
微博數據水分大已經成為了業內外的共識。這幾天,微博數據又一次疑似暴雷,MCN機構蜂群文化涉嫌流量造假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娛樂資本論矩陣號明星資本論在關注此事的時候,經微博博主@陳海瀅提醒,我們發現了另一個可以檢測娛樂明星微博數據真實性的方法。微博為有意在其平臺上投放廣告的用戶提供了一項服務,如果想將內容定向推廣至某位明星或者大V粉絲的相似用戶,只要輸入明星的微博名,就可以清晰看到該明星的微博粉絲數以及“可投放粉絲數”。
對于微博的推廣工具粉絲頭條而言,這個“可投放粉絲數”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可商業轉化的粉絲數”,且經過微博廣告部認可,也就是本文所指的“有效關注粉絲”,而接近微博的相關人士透露,這個“可投放粉絲數”并不是真實粉絲數,是指定賬號優質粉絲的相似用戶,而且和每日登陸行為有關,所以每天都會有些跳動。有業內人士認為,無論是哪個概念,這樣的粉絲基本接近高活躍粉絲數量,并排除僵尸賬號、被遺忘的賬號等等無效、低效賬號。比如,此次數據暴雷的大V賬號“張雨晗YuHan”微博粉絲300多萬,可投放量才1萬多,足見其中的水分之大。也有人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明星資本論,因為這個數據中涉及到新浪的廣告銷售行為,為了避免到時候陷入法務爭端,可能會略偏保守,但這樣下來每個粉絲的性價比都會較高。
這是明星資本論經過手動統計“可投放粉絲數”后,得出的流量明星微博活粉的平均比例,而活粉率最低的只有2.54%。我們從各類榜單中抽取其中的流量型藝人,再加上這兩年出道或爆紅的偶像和演員,共統計了79名藝人的數據,經過手動查詢“可投放粉絲數”和計算比例,大致得出一份“流量藝人活粉量排行榜”,或許能為品牌主們在挑選合作藝人時提供些許參考數據。
自從去年偶像節目之后,“四大流量垮掉”的論調就開始甚囂塵上,新偶像藝人們成為了品牌主爭先搶奪的香餑餑。然而,經過統計我們發現,近兩年一直被唱衰的四大流量,李易峰、楊洋、吳亦凡和鹿晗,其活粉量依然非常高,在男星中相當突出。相反,這兩年輪番上熱搜,似乎已經將老流量拍死在沙灘上的偶像新人們,其活粉量沒有一個能夠進入第二梯隊,哪怕是開啟了新流量格局,討論度一度碾壓四大流量的蔡徐坤也只是在第三梯隊。
其實這不難理解。新出來的這批偶像大多活躍在網絡端,缺乏國民認知度,粉絲們熱切盼望自家愛豆能得到被更大范圍認可,再加上數據攀比的現象越來越嚴重,粉絲們產生更強烈的被愛豆需要的心理,從而產生更強的數據戰斗力。而老流量們由于更長時間的曝光和更多的影視作品積累,更有可能成為影視劇觀眾和其他普通網友的關注對象,也就擁有更多活粉關注。蔡徐坤們的帶貨量不假,話題度也很真,只是粉絲們往往一個人就可以制造出十個人甚至更大的數據和帶貨量。比如,現在一個粉絲會用幾個不同的賬號關注愛豆,為ta做微博數據。而因為脫水數據的出現,粉絲為了避免平時用來打榜、刷轉評贊的小號被平臺判定為機器,也為了更好上愛豆微博的熱門評論,還學會了養號。在百度搜索關鍵詞“微博養號”,會有專門的百度經驗帖來教大家怎么養號。
這樣一來,新流量就能憑借更少的活粉營造出來更大的聲量,比擁有更高國民度的老流量還要大。這樣的聲量效果或許能夠輕松完成品牌商的KPI,但能夠觸達多少飯圈外的受眾恐怕就要打個問號了。
通過今年偶像節目出道的新人們,其活粉量更無法與之前的流量們相提并論,只有參加過多檔綜藝,最終在《創造營》C位出道的周震南,其活粉量進入了百萬量級,躋身第三梯隊。與此同時,我們發現今年偶像節目出道的新人,其活粉率還更低。根據79名藝人的統計數據,我們單獨統計了一份活粉率低于10%的藝人名單,發現絕大部分都是這兩年偶像節目的出道藝人,主要是火箭少女、UNINE和新風暴的成員,其中活粉率最低的不到3%。
誕生于網絡選秀的偶像們,流量數據是他們得以暫時安身立命的依靠,正好和一味追求數據KPI的品牌主們氣味相投,好像也沒什么不對。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娛樂明星微博粉絲量水分的來源有很多,除了藝人團隊和粉絲主動買粉之外,微博注粉、粉絲爬墻(換一個明星來追)棄號、粉絲注冊多個賬號來關注愛豆也很常見。所以,“可投放粉絲量”也并不完全意味著能接收廣告的人數,比如700萬的可投放粉絲量并不能帶來700萬人的觸達率,而只能說明是700個活躍賬號的觸達。
同理,相對新人來說,開通微博賬號時間比較長的藝人,其微博賬號的有效關注賬號比例更低是正常的,因為微博注粉、粉絲爬墻棄號發生的情況更多。但如果開通微博賬號沒多久,有效粉絲率就很低的話,基本就是大量買粉的結果。實際上,流量藝人們的平均活粉率都不高,為14.83%,有超過一半的藝人低于平均水平。所以,在判斷流量偶像們的真實粉絲量時,大部分直接扣掉一個零就差不多了。
相比之下,今年通過影視劇走紅的演員們,活躍粉絲明顯比偶像選秀新人要多。不論是今年《陳情令》的主演肖戰和王一博,《親愛的熱愛的》主演李現,又或者是這兩年在影視劇中狂刷臉的鄧倫,活粉量都超過了500萬,進入了第二梯隊。這可以說明影視造星的圈層性更低,影視劇觀眾往往也能成為演員的微博粉絲。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有效粉絲量超過1000萬的流量藝人只有打拼了多年的女演員:楊冪、迪麗熱巴和Angelababy。以及還有一個鐵律是,漂亮的女性天生擁有關注者。
但不論是努力證明自己有商業價值的新老流量,還是帶著影視作品刷屏的演員,流量數據這件皇帝的新衣怕是都脫不下來了。
請登錄后留下您的評論
請先 -> 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