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共享充電寶集體漲價了。從原先的1元/小時漲到2元/小時、5元/每小時,甚至8元/小時。沉寂一年多的共享充電寶,若不是因為漲價,人們還以為它已和共享單車一樣,成為了創投圈的歷史。與漲價事件幾乎同步,美團再次啟動共享充電寶業務。這一事件為行業話題熱度再添薪柴的同時,似乎也為這個慢熱行業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間。
“事實上,大家的目標就是謀求一個最好的并購或者被收購的機會,所以每家公司都在包裝?!惫蚕沓潆妼毿袠I創業者楊宇對「子彈財經」說到。從資本寵兒到風口遺珠,從40天融資12億,到一年僅一家公司獲得融資。對于這個小火慢烹的行業來說,三年時間不長也不短。在共享充電寶行業,以街電、來電、小電、怪獸為排頭兵的“三電一獸”幾乎步調一致的漲價行為引發眾議。人們不禁發出疑問,漲價事件的背后,究竟是產業發展成熟后的“任性”操作,還是資金燒完前的奮力一搏?一個自出世起便被質疑“偽需求”的賽道,又憑借什么活了三年?
面對共享充電寶行業集體漲價事件,網上出現兩種聲音:有人說,僅僅是漲了幾塊錢,不必太敏感;有人難以接受,稱以后少用或者不用。這個一直以來被質疑聲裹挾的行業,曾憑借共享經濟的東風讓資本趨之若鶩。2017年中旬,王思聰發微博說“共享充電寶能成我吃翔”,仍是共享充電寶行業最有趣的談資。目光回到當下,共享充電寶非但沒死,還集體悄悄漲價了?!皫准夜驹贑端市場的價格,包括出廠價、投放價,本身就沒有統一過?!睆埶嚸葘Α缸訌椮斀洝拐f到,她目前供職于“三電一獸”其中一家企業。
共享充電寶發展三年,論入行時間,宋思雨算得上共享充電寶行業“元老”級創業者。行業因漲價再次受公眾熱議,他顯得有些詫異?!?元/小時、8元/小時,甚至20元/小時僅限于少數場景,例如酒吧、夜店等高端會所,普遍性場景基本上是一元、兩元的漲幅,沒大家說的那么狠?!?/p>
但張藝萌表示,“共享充電寶原先1元/小時的價格是比較理性的,而現在是由理性到瘋狂的狀態?!?,來電科技相關工作人員對「子彈財經」表示,這次漲價其實是多方原因綜合導致的,“一是因激烈的市場競爭,渠道成本再次提升所致;二是一些場景里,漲價權在商家手里,而不在共享充電寶企業?!?,那么,共享充電寶此番漲價,究竟意欲何為?
“簡單來講,漲價的本質就是為了生存?!睏钣顚Α缸訌椮斀洝拐f。
共享充電寶行業的另一位創業者梁志坤則認為:“共享充電寶行業能堅持到如今,主要原因是沉淀資金。一部分是先前大筆融資,另一部分是用戶的押金?!?/p>
目前,共享充電寶行業競爭尚處于白熱化階段,并沒有形成實質上的寡頭市場,僵持之下需要大筆資金支撐公司運營?!安荒軓腂端商家方面減少資投入,只能從C端漲價?!绷褐纠た偨Y道。
除了需要大筆資金來支撐公司運營,“偽需求” 也是共享充電寶的癥結所在。楊宇告訴「子彈財經」,共享充電寶用戶群體其實有“偽知覺”特征:“在這個領域里,從來就沒有用戶能不能接受漲價這個說法。手機沒電了,充電價格漲了2元、3元,用戶是沒有知覺的?!睂Υ?,張藝萌表示,“公司會不斷地對用戶進行價格試探,發現即便是從1元/小時漲到5元/小時,消費市場情況并沒有萎縮,營收反而成倍增長?!边@種增長背后也存有隱患?!吧碳屹嵉腻X比共享充電寶公司多得多?!惫蚕沓潆妼毠鞠蛏碳姨峁┝嗽O備,但雙方在不斷地競爭分成,而公司方的渠道費用在不斷增加。張藝萌向「子彈財經」透露,“為了占據點位,怪獸會跟商家協定,設備入駐后的第一年收益全部歸商家,而后收益按50%比例分成?!倍惹熬W上流傳一張怪獸充電與廣州深圳等地的商家合作報價單,張藝萌確認屬實。
由此可以推斷,共享充電寶行業集體漲價背后,一方面是為了維護商家利益,卡住點位,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增加公司營收,提高現金流。2019年下半年,共享充電寶渠道費用不斷增加,想要保留優質點位,賬上必須要有足夠的現金流保持公司正常運轉,以支持前端市場競爭。伴隨美團入場,整個行業將再迎交鋒。事實上,這是美團第三次重啟“共享充電寶”項目,梁志坤將此舉戲稱為美團的“第三次沖鋒”。2017年8月,美團就已入局共享充電寶行業。彼時,賽道正被資本炒得火熱,但僅在3個月后,美團點評高級副總裁王慧文便證實美團關?!肮蚕沓潆妼殹痹圏c項目,該項目組織人員進行調崗,但設備并未撤出市場。
“每個行業都是有壁壘的,巨頭雖然很強,但沒有專業的團隊,”梁志坤認為美團這次依舊做不成共享充電寶項目,“如果想做成共享充電寶,最適合的方式是收購一家公司?!薄懊總€行業都是有壁壘的,巨頭雖然很強,但沒有專業的團隊,”梁志坤認為美團這次依舊做不成共享充電寶項目,“如果想做成共享充電寶,最適合的方式是收購一家公司?!?/p>
毫無疑問,這個行業已經步入了深水區??偟膩碚f,共享充電寶是個有些“散”的行業,尚且沒有哪一家能壟斷市場,“三電一獸”均發跡于2017年共享充電寶風口時,四家公司雖說都是“直營”模式,但因為團隊基因不同,商業打法并不相同。小電和怪獸比較注重產品和用戶體驗,偏向精細化運營管理;來電科技CEO袁炳松曾有過開電池廠的創業經歷,因此來電科技更擅長產品研發。相對于小電、來電、怪獸,街電更像是共享充電寶行業進入公眾視野的領導者。2017年5月,陳歐高調入局共享充電寶賽道,一下子就炒熱了市場。
然而,共享充電寶行業看似門檻低,但想要做好非常難?!叭绻麤]有真正從事過傳統供應鏈和互聯網行業的話,對共享充電寶項目就不會有非常系統的了解,想要使產品穩定,獲得用戶認可很困難?!绷褐纠Α缸訌椮斀洝拐f。
“風口來了就盡全力抓住,誰都覺得自己會是那個幸運兒?!绷褐纠ひ娮C了三年前共享充電寶的巔峰時刻,“行業里的融資消息每天一個接一個?!薄帮L口來了就盡全力抓住,誰都覺得自己會是那個幸運兒?!绷褐纠ひ娮C了三年前共享充電寶的巔峰時刻,“行業里的融資消息每天一個接一個?!?/p>
共享充電寶的原型叫“充電站”。共享充電寶的原型叫“充電站”。
在移動支付時代背景下,恰好趕上共享經濟浪潮,分時租賃的商業模式套用在這門傳統的“充電站”生意上,共享充電寶項目在2016年年底應運而生。梁志坤家族大多從事傳統制造業,包括農產品加工、建筑機械類、電器類……因此,他對傳統供應鏈了如指掌。梁志坤先后做過KTV服務生、銷售、維修員。2015年,他正式從傳統行業轉向互聯網行業,梁志坤先后嘗試過陌生人社交和民宿兩個賽道。直到2017年初,共享充電寶行業迅速興起,資本大力加持賽道,梁志坤動了心思。
但三年前的梁志坤還很“天真”,他一度覺得“這事一定能成”?!盁o論對電池設備全產業鏈,還是互聯網運營,我們都非常了解?!比雸銮?,他們團隊沒有做任何前期準備,但現實很快給這位剛滿30歲的創業者上了一堂課?!拔覀円婚_始很樂觀,三個月成型,六個月推市場,一年時間正常運營,沒想到光模具開模就用了三個月?!憋@然,這樣的情況是梁志坤沒有預料到的?!拔覀儧]有衡量過具體要花多少錢,結果前三個月的財務數據真是讓我們大跌眼鏡?!绷褐纠ふf。共享充電寶生意投入資金要依據自身設定的市場投放量,“若想在行業內做出影響力,光硬件部分的投入資金量至少3000萬,還不包括運營費用等其它支出?!弊畛?,楊宇的想法和梁志坤頗為相似。從自身考慮到充電是剛需,并且結合共享單車解決人們出行痛點等問題,楊宇想當然地認為共享充電寶生意可以做。
往往看似簡單的問題實則很復雜。2016年底,梁志坤和楊宇入局僅三個月,他們就發現這門生意并不簡單。楊宇團隊在入局共享充電行業前曾做過運營測試,“當時感覺很順暢,當資本進入后,整個運營成本非常高?!碑斮Y本入局后,會對項目提出更高的數據要求,行業發展節奏會明顯加快。某種程度上,2017年一批共享充電寶死因與資本催熟賽道有莫大關系,畢竟這是個慢熱的行業。有業內人士認為,“三電一獸”能發展至今,主要得益于融到足夠多的資金。對此,宋思雨說,“不可否認這是資本的力量。如果這門生意誰都可以做,為什么會是‘三電一獸’四家公司拿到了大筆融資?”
張藝萌對「子彈財經」表示,“融資只是共享充電寶公司生存下來的必備條件之一,但不能決定這家公司一定具備競爭力?!睋私?,目前共享充電寶每月支出費用在億元以上,人員薪資、商家分成、設備,構成共享充電行業三大支出部分。張藝萌將共享充電寶行業的競爭比喻成“狼吃羊”,如果整個團隊沒有狼性就會被隨時吃掉,這極其地考研公司的地推能力?!肮蚕沓潆妼毿袠I的地推團隊就是當初滴滴、美團、餓了么地推團隊原班人馬?!睆埶嚸雀嬖V「子彈財經」。地推為的是能夠讓企業迅速地搶占點位,而企業需要和商家簽訂協議,但這個行業針對于商戶簽訂的協議并無統一標準,統一標準也不一定適應所有商戶。
無法統一處理與商戶之間的溝通問題,這是整個行業發展緩慢的重要因素之一?!肮緺I收占比主要來自頭部商戶,因此每家公司都在盡全力搶奪頭部的商戶資源?!彼嗡加晏寡?,此時的共享充電寶看起來更像是一門B端生意。反觀普通商戶,“做得好的話,也可以把營收做起來,但是會很累?!惫蚕沓潆妼毿袠I本身資源有限,并不容易形成長尾效應,因此,普通商戶點位在共享充電寶行業戰略發展中較為邊緣化。
除此之外,共享充電寶行業對運營管理要求很高,這涉及產品迭代速度、軟硬件高度協同性、產品研發、軟件更新和供應鏈管理等。因此,創始團隊需要具備很強的綜合素質——既要具備互聯網思維,也要有傳統供應鏈管理能力。不難看出,即便擁有數億資金,也很難做好共享充電寶項目,它的商業模式并不輕。除了項目本身的運營問題,市場的需求是否真實存在,一直是輿論的焦點。在百度搜索“共享充電寶”、“偽需求”、“剛需”關鍵詞,可以發現相關討論幾乎都發生在2017年至2018年,而到2019年,這個行業又被漲價事件包裹其中。
宋思雨入行三年,聽到類似“偽需求”的話題已經見怪不怪了?!拔矣X得你必須要深入這個行業內部來看,用戶量在不斷增長,商店里擺放的共享充電設備越來越多,如果是偽需求的話,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想要活下來,就要包裝好”
誰也沒有預料到,共享充電寶會成為共享經濟最終的幸存者。張藝萌入行近三年,經歷了這個行業拋物線式的發展軌跡。想起三年前轉行的原因,“當時就覺得這個行業掙得多,沒別的?!?017年,共享經濟是創投圈繞不開的話題,共享充電寶也借勢起風。40天融資12億,平均每兩天出現一個新項目,紅杉、騰訊、IDG、金沙江創投、高瓴資本等知名機構不斷入局,那是共享充電寶賽道真正意義上的高光時刻?!澳菚r覺得這個行業的資本實力真的很強,很想加入?!彼嗡加旰蛷埶嚸鹊娜胄袝r間相當,當他們談起2017年共享充電寶行業發展歷程時感慨頗多。
2017年5月,陳歐宣布以3億元收購共享充電寶公司“街電科技”60%股權,且親自出任街電科技董事長,并表示“做不成當公益”。此外,其承諾未來三個月將繼續入駐幾十億資金?!皣窭瞎蓖跛悸攲Υ嗽谖⒉┥细艨蘸霸挘骸肮蚕沓潆妼氁悄艹晌页韵?,立帖為證?!惫蚕沓潆妼氋惖酪粫r風口勁吹。該行業本質上為滿足社會公眾基本充電需求,“陳歐說‘做不成當公益’,說明他看好共享充電寶市場,認為這是剛需?!绷褐纠ふf,“或許他沒想到共享充電寶門檻會這么高?!?/p>
2017年5月,整個共享充電寶行業的入局者達到22家,資本入局者更是超過了38家,對于市場份額與資源的爭奪愈趨激烈,一場混戰不可避免。6個月后,這場鏖戰暫告一段落。樂電、放電科技、河馬充電、小寶充電、創電和泡泡充電等十多家企業宣布停運——2017年11月,共享充電寶行業梯隊幾乎確立了以三電一獸”為頭部企業的格局,馬太效應也開始顯現?!爱敃r每天從早到晚都有各種各樣的新聞,無論是融資還是新公司成立消息,抑或是兩家公司達成合作,甚至破產傳聞?!睆埶嚸日f到。共享充電寶賽道之所以受資本圈追捧,除了共享經濟帶動下,資本的繁榮是背后重要的支撐。直到2018年資本寒冬席卷而來,共享經濟開始勢微?!?017年底到2018年初,風口基本上停了。那年突然死了很多公司,融資5000萬以下的公司,沒剩幾家了?!绷褐纠せ仡櫷?,“他們不是轉型,就是終止運營了?!彼嗡加暌矊Α缸訌椮斀洝拐f,“工作節奏瞬間慢下來,突然沒那么忙了?!薄罢麄€2018年,業務按照正常的速度推進。我們一開始對共享充電寶行業就有過預判,這會是個很慢的行業?!彼嗡加曜鳛楣蚕沓潆妼氼^部公司從業人員,很了解這個行業性質。
中國是區域性市場,共享充電寶涉及到線下商家,線下渠道只能慢節奏開拓,“即便有資本入場,也很慢?!彼嗡加暾f。
2018年,真是共享充電寶沉寂的一年。當前,除了“三獸一電”,還有云沖吧、松鼠電電、咻電等品牌不溫不火地活著?!斑@就是這個行業的特點,即便掉隊了,這家公司的充電設備還可以正常租賃,后臺還可以掙錢?!眳^別于“三電一獸”的自營模式,有部分共享充電寶公司以另一種形式存在。以松鼠電電為例,這家公司融資額曾累計百萬,融資完成后,其在核心市場進行了自營嘗試?!拔覀儼l現這種財務模型不具備可持續性增長?!彼墒箅婋娤嚓P負責人對「子彈財經」說。松鼠電電還針對部分訂單量較高地區實行“區域重點市場自營”模式,將其代理轉變為服務商,以此解決市場下沉的問題。除此之外,共享充電寶對B端商家場景依賴嚴重,非??简灩镜耐斗拍芰?。共享充電寶短時間內不會出現寡頭市場,而中國是一個區域性市場,巨頭無法完全打開B端市場,因此就需要中小企業的精細化運營。
伴隨著市場下沉,市場會出現一線、二線城市品牌和地方區域性品牌共存的情況,與其如此,松鼠電電推出品牌復制模式。地方企業沒有產品、沒有技術,但他們一定有地方資源和資金,松鼠電電提供軟件開發和硬件資源,對方僅需付費即可。隨著行業大浪淘沙,有部分創業者發現繼續做共享充電寶希望渺茫,于是選擇轉行做區塊鏈。梁志坤告訴「子彈財經」:“他們發現共享充電寶做不成,轉而去追趕下一個風口了?!?/p>
2015年,從線上到線下的O2O一時間風光無兩;2016年,直播賽道進入快速的野蠻生長,引得資本蜂擁而入;2017年,共享充電寶成為風口上的“豬”,2018年的區塊鏈,成為善于追趕風口的創業者的下一個目標。與梁志坤交談間,他接到一通電話,對方曾是共享充電寶創業者,入場僅三個月便轉行做區塊鏈了,當雙方再次聊起共享充電寶時,他說:“這行水太深了,門檻太高,做不來。我們當年融了1000萬,我花了幾十萬后就停運了,剩下的錢全部退回去了?!?
去年歲末,「子彈財經」曾接觸共享充電寶工作人員,在星巴克一片喧鬧中,他的語氣夾雜幾分激動,“我們公司今年預算明顯減少,很多時候連吃飯都不能報銷,大家都過得緊巴巴的?!绷褐纠ひ矊Α缸訌椮斀洝拐f,“去年過得非常累”。2019年,共享充電寶再次因漲價事件被創投圈和公眾所關注。另外,“三電一獸”四家共享充電寶企業陸續宣布實現盈利?!叭绻?,為什么還要漲價呢?”創業者楊宇反問道?!罢J真來講,這幾家公司不可能盈利,共享充電寶哪有那么容易盈利?他們想要活下來,就必須要包裝自己?!彼盅a充道。共享充電寶商業模式、行業格局等已經非常清晰了,楊宇覺得這個行業不會再有太大的變革?!按蠹业哪繕司褪侵\求一個最好的并購或者被收購的機會,所以每家公司都在包裝?!绷碛杏袠I內人士向「子彈財經」透露,街電科技合作的代工廠從2017年末開始,已經沒有再為街電生產充電設備了?!斑@個行業活下來很不易?!绷褐纠じ袊@道,他不敢斷定共享充電寶還能活多久。
三年前,共享經濟大潮洶涌而至,每個人像“節點”般鏈接著共享經濟: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共享紙巾、共享籃球......各色各樣的共享經濟項目如雨后春筍般出現,那是創投圈最熱鬧也最焦慮的日子。大潮退卻,裸泳者現身。2017年,共享經濟的風口開始漸行漸遠。共享單車ofo被曝出已搬離此前位于北京中關村的原辦公地。
這是ofo第三次搬家了。去年年底,ofo從理想國際大廈搬到互聯網金融中心5層,「子彈財經」曾走訪其辦公場地,依舊是考究的辦公設備,只是在燈光的映襯下,玻璃門前地板上幾張印有“ofo還錢”字樣的紙張格外刺眼。同年,摩拜被美團收入麾下。反觀今日,在共享經濟賽道上,只剩下共享充電寶還在運轉,甚至悄悄漲價——雖然漲價的背后是行業困境所迫。三年過去了,共享充電寶行業也經歷了洗牌與陣痛,從混亂無序到漸成格局,如今各家都在等待并購或被收購的新生機,它們將會是下一個摩拜或ofo嗎?
請登錄后留下您的評論
請先 -> 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