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勾勒出的動畫形象,創造的童話世界早已深入人心,可這個老牌“造夢者”如今的日子卻也不好過了。從2019年末疫情爆發開始,其不平衡、抵抗能力較低的營收分布圖,就已經暴露無遺。而近期迪士尼公司發布的2022財年第一季財報,其實隱藏的信息更是耐人尋味。據發布的財報顯示,迪士尼一季度營收達218.19億美元,與2021年同期收入比,增長34%之多,高于市場預期。經營利潤32.58億美元,與同期相比,大漲144%,實現凈利潤11.5億美元,凈利潤率為5.27%。但這些讓股市欣喜的數字,卻讓投資者無法掩飾其內心的擔憂。
Q1收入遠超預期,Q2恐難以為繼
創建于1923年的華特迪士尼公司,即將邁入自己創立100周年。作為一個百年造夢者,迪士尼的業務版圖早已遍布全球,在2019年高調收購21世紀??怂怪?,更是如虎添翼。目前迪士尼及其子公司的業務板塊分為四大項:媒體網絡,主題樂園、體驗及消費品,影視娛樂,DTCI,最為普通消費者所熟知的,自然是主題樂園模塊了,其主要收入來源于主題公園的以及部分授權零售業務。前面也提到,因為疫情肆虐,全球大部分國家及地區的都采用了較為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主題樂園這類人流量較為密集的娛樂場所,自然是首當其沖地受到干擾。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東京迪士尼度假區采用的是特許經營的模式,所以這部分的盈虧無需迪士尼公司來承擔。主題樂園、體驗及消費品板塊在本季度收入為72.34億美元,相比同期幾乎增長了100%,且高于分析師普遍預計的64億美元。營收數字雖然是翻了一倍,可在周期統計時,與2021年同期相比,卻是虧損1億美元。哪怕是創下了迪士尼有史以來第二好的季度業績,也無濟于事。
影視娛樂板塊作為迪士尼公司的第二大業績主力,部門業務也占據著迪士尼公司非常大的投入。財報中提到:“影視娛樂部分本季度收入為24.33億美元,同比增長43%。部門運營結果從1.88億美元下降至9800萬美元,造成下降的原因影院業績的下降以及影片發行時產出的營銷成本”。據不完全統計,迪士尼公司在營收區間內,雖然發行了《蜘蛛俠:英雄無歸》《西區故事》《 魔法滿屋》《王牌特工:源起》《永恒族》《玉面情魔》等七部影片,但其中僅有與索尼合作的英雄系列完結篇《蜘蛛俠:英雄無歸》斬獲了17.77億美元的營收,其余基本是打平成本。不難看出,迪士尼公司本次的財報雖然顯示出了一種穩步向上的趨勢,可這僅僅是與2021年的慘淡同期所比較得出的結果,目前與疫情前的同期相比,仍是有較大差距的。并且撐起本次財報大量的主題樂園板塊,也會隨著解封周期的到來,而降低熱度,Q2想要繼續靠著主題樂園的再次火爆來維持局面,恐怕有一定難度了。
流媒體迎大熱,卻成公司吞金獸
在迪士尼公司的營收板塊中,DTCI是比較特殊的存在。它的直譯就是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業務以及國際業務。包含但限于品牌國際電視網絡和頻道、流媒體服務以及其他數字內容分發平臺,耳熟能詳的國家地理頻道就身在其列。但在Q1財報中,最值得注意的卻是迪士尼的流媒體服務板塊。迪士尼的流媒體服務由迪士尼+,ESPN +,Hotstar,Hulu組成,這些業務的收入主要來自會員訂閱費、廣告收入、技術服務費等等。而在此次財報周期內,僅是Disney+這一部分的新增訂閱用戶數量,就高達達1180萬,遠超過Netflix創下的828萬的記錄。這也間接讓這一業務板塊營收從35億美元增長到了46.9億美元,同比增速34%。
之所以能創下這個佳績,也得益于迪士尼公司打出的“合家歡+低價搶占市場”策略。迪士尼首先考慮到疫情在家辦公,家庭活動較多,“合家歡”系列內容自然是廣受歡迎的。市場反饋也如迪士尼測算的那般,給予了正面答復:《每天都是圣誕節》、《天賜靈機》、《小鬼當家》系列和《冰川時代》等系列的上線,都讓消費者有著滿滿的消費動力。而低價搶占市場,則是迪士尼公司野心滿滿的一步棋。財大氣粗的迪士尼公司,沒有像Netflix那樣靠內容面來贏得更多的市場受眾,而是選擇用補貼的模式,讓用戶更多地選擇自己,這就是Hotstar強勢營收的原因所在。
財報顯示,Hotstar(印度主流媒體之一)將價格從0.98美元每月增加到1.03美元后,仍獲得4600萬新用戶的訂閱。一方面是Hotstar在印度就因大量的優質本土內容而有著最高的市場占有率,另一方面是因為Netflix同期在印度降價60%后,其價格依然高達2.62美元。在內容和性價比都占據優勢的情況下,迪士尼自然能賺得盆滿缽滿??傻鲜磕徇@一套組合拳打下來,卻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造血階段多半意味著虧損。本財季,迪士尼直接面向消費者業務虧損了5.9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7%。整體流媒體平臺整體增加訂閱用戶 1740 萬人,總計1.964億。其中ESPN+訂閱人數為2130萬,同比增長76%,而 Hulu 因為捆綁包提價,用戶增長略受限,總付費人數為4530萬,同比僅增加15%。盡管Disney+去年剛剛開拓的亞太新市場,也提供了1170萬用戶的新增量,奈何僅是杯水車薪。而且迪士尼首席財務官克里斯汀·麥卡錫也在對外電話會議上提到:Q2將在流媒體上投入大量資金,預計直面消費者業務的節目和制作費將增加8億到10億美元,這一策略恐進一步擴大該業務部門的虧損。
內憂外患不斷,造夢者走入困境
迪士尼公司成立之初,就是為了給孩子們創造快樂,公司愿景也直言不諱地說,自己要不斷致力于為人們提供最特別的娛樂體驗,它也確實做到了??扇缃竦鲜磕徇@個“快樂制造機”,也要迎來自己的不快樂了。
早前迪士尼繼承人阿比蓋爾·迪士尼在接受訪談時呼吁,消費者應該遠離那些對員工待遇不好的企業,包括迪士尼的主題樂園。因為早在2020年4月,迪士尼就被媒體爆出經?!皦赫ァ眴T工,紐約時報更是大篇幅報道:75%的迪士尼員工薪水不夠負擔基本生活開銷。而就在國內的迪士尼,員工待遇與實際付出不成正比的問題也被頻頻爆出。迪士尼新人物玲娜貝兒爆火之后,根據內部人士透露,扮演玲娜貝兒人偶的演員月薪不足6000元。根據人物熱度程度來劃定薪酬來推測,這也已經是園區一線員工中,身處在收入頗豐行列中的了;甚至有部分不溫不火的人偶演員多年都沒有薪資方面的挑戰,不但每天要維持長達8小時的飽滿情緒,還要被一些不文明的游客各種戲弄,生理和心理都遭受著較大壓力。而較為諷刺的是,迪士尼首席執行官鮑勃·查佩克在2021年的總薪酬為3250萬美元。
迪士尼公司的內憂還遠不止于此,作為“地表最強法務公司”,迪士尼的維權費用以及律師團隊也是征戰四方,在不停地維權、訴訟中,不僅需要付出高昂的司法成本、用人成本,還需要申請各類版權及專利,支出可謂是一個天文數字。而迪士尼的外患,除了有Netflix這一個強有力的競爭敵手之外,在娛樂主題公園方面,其市場占有率也是一再被擠壓。環球影城、各類網紅名宿景點以及文化青旅區,都成為如今年輕人的出門首選范圍,主題公園的局限性也就此體現。去了一次、兩次之后,熱情就會消減,迪士尼樂園更新迭代的速度又能否趕得上消費者熱情退卻的速度呢。除去迪士尼牢牢占據的海外市場,其實在國內主題樂園領域中,迪士尼也是被詬病較多的一個。不僅因為其較低的性價比,還因為其在國內僅有兩個園區:上海迪士尼、香港迪士尼。一旦國人有選擇權之后,必定會對選項進行比較,二者之間的差距,在此就不多贅述了。要如何贏回更多消費者的關注和信心,也許是迪士尼下一步,需要多多考慮的了。
結語
迪士尼面對的困難,其實也是許多從娛樂行業起家的公司需要面對的困難。如今的迪士尼雖然能依靠主題公園以及版權費用,支撐著自己的現金流,可在疫情期間不斷結業的零售店也預示著這塊甜蜜地蛋糕已經吃不久了,如何持續開源,也是迪士尼需要回答的一個問題。
目前迪士尼給出的回答是:流媒體服務。迪士尼在用金錢炮彈轟炸市場的同時,其實也身在賭局之列,賭贏了迪士尼將迎來下一個輝煌的100年,若這次嘗試,或者是說布局不被市場所接受,乃至于失敗,恐怕未來不會好過了。
請登錄后留下您的評論
請先 -> 登錄。